结论血清TBIL水平与CAPD患者的全因死亡及CVD死亡风险相关,可作为判断CAPD患者预后的有价值指标。
目的探究在高龄男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中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龄男性ASCVD患者310例,根据数次入院随访服用他汀类药物情况分为他汀组195例和非他汀组115例,分析2组全因死亡及主要终MCC950DMSO溶解度点事件。结果他汀组和非他汀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04.10个月(95%CI 97.46~110.75)和97.14个月(95%CI 89.61~104.67)。他汀组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非他汀组(P<0.05)。校正他汀类药物、高血压等混杂因素后,肾功能不全是全因死亡、主要心血管事件、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H分子量R=1.944,P=0.004;HR=2.095,P=0.004;HR=2.179,P=0.014;HR=3.172,P=0.019);而在校正混杂因素后,他汀类药物治疗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有关(P=0.015)。他汀组LDL-C水平明显低于非他汀组,HDL-C、LDL-C达标率、丙氨酸转氨酶轻度升高率明显高于非他汀组(P<0.05,P<0.也01)。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高龄男性ASCVD患者LDL-C水平,减缓HDL-C下降趋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死的首位原因[1]。大量研究表明,血脂异常可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是导致ASCVD重要的危险因素,并且可通过干预手段而改变。由于ASCVD的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因此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血脂异常诊治在老年ASCVD防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