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包括操作,穿刺或内窥镜检查组织,2小时即可完成检测,试剂盒商业化程度高,临床认可程度高,国内已有试剂盒获批CFDA。q PCR-HRM其灵敏度尚可(1%),需要较高档次的Q-PCR仪,多用于研究中,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PNA)是一种在结构上与DNA有些许近似,但是在碱基组成上又有一点不同的核酸,其骨架由2-氨乙基甘氨酸代替DNA的磷酸二酯糖后形成了一种远比DNA稳定的核酸。PNA十分稳定,正确配对的DNA/PNA的稳定性远远高于相应的DNA/DNA,同时在PCR反应过程中PNA不可作为Taq酶的底物,亦不会被其他酶所降解。对于错配的PNA/DNA,哪怕只有一个碱基的错配,也会造成其融解温度下降9-10℃左右。目前,肽核酸作为一种非常有用分子生物学工具已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等领域得到应用。本课题拟在实验室前期摸索出的肽核酸(PNA)压制-PCR/KRAS突变检测法的基础上,将核心的PNA钳制技术转化应用于结直肠肿瘤组织中BRAF突变的检测,有效抑制样本在PCR反应中BRAF野生型基因的扩增,从而提高突变基因的检测灵敏度以及降低检测下限。研究目的探索肽核酸(PNA)抑制-PCR/BRAF突变检测法的诊断界值及其检测下限。研究方法将含BRAF突变的质粒/细胞株DNA和BRAF野生型组织DNA以不同比例(突变/总体:50%,25%,12.5%,6.25%,3.1%,1.6%,0.8%,0.4%,0)混合配制成参考品,独立配制10个批次并分别进行PNA-PCR/BRAF突变检测,整理出BRAF突变CT值及其总体CT值,并计算ΔCT值(突变CT值-总体CT值),运用ROC曲线拟合的ΔCT作为判明BRAF基因突变的最佳诊断界值(Cut-off值),并根据前者得出对应的检测下限。研究结果阳性参考品在不同突变百分率下的突变CT值、ΔCT值与阴性参考品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循环肿瘤细胞不仅可以克服甚至可以利用低切应力的力学微环境进行转移。Caveolin-1(Cav-1)通常定位在细胞膜脂筏部位和caveolae区域,参与完成多种功能,其中包括内吞、转胞吞、胆固醇平衡、机械力传导、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增殖等。Cav-1的N-末端第14位残基被络氨酸激酶磷酸化后,参与粘着斑的动态变化、细胞的定向迁移、ECM重组和内吞等。Cav-1具有一个脚手架结构域(Caveolin
Silmitasertib溶解度 Scaffolding Domain,CSD),可以与多种蛋白相结合,如Ras/MEK/ERK、G蛋白、PI3K和JAK/STAT等,协助Cav-1与下游信号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研究表明,caveolae/Cav-1是细胞膜上的一种力学感受器,能对机械拉力和低切应力做出快速反应,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采用平行板流动腔系统(parallel-plate 以及 许多 flow chamber system)模拟癌细胞转移过程中的力学微环境,深入探究caveolae/Cav-1是如何介导低切应力引起癌细胞迁移,及其力学信号转导机制。在本研究中,选用高转移性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结果表明,1.8dyn/cm2和4 dyn/cm2切应力上调了Cav-1的表达,并且可以活化Cav-1Tyr-14。划痕实验和侵袭伪足形成实验结果证实,低切应力能够促进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形成。采用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处理细胞之后,细胞迁移能力明显被抑制。然而,用MβCD破坏脂筏结构会抑制Cav-1的磷酸化,抑制了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低切应力处理会增加Cav-1在脂筏部位的聚集,增加Cav-1与p85亚基的结合从而活化下游的信号通路。进一步研究发现,低切应力作用还会上调MT1-MMP的表达,引发Cav-1与MT1-MMP共定位于侵袭伪足部位,并大量聚集。进一步通过Cav-1沉默,会显著降低MT1-MMP表达,抑制MDA-MB-231细胞的转移,还会导致下游p85和Akt的磷酸化降低。将转染Cav-1shRNA沉默Cav-1和转染Cav-1
Y14D的稳定细胞系接种的小鼠尾静脉,建立小鼠肺转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Cav-1沉默可以降低癌细胞向肺部的转移,而转染Cav-1Y14D的细胞转移能力明显增加。我们的研究表明,在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caveolae/Cav-1和其下游的信号分子介导低切应力信号传入胞内,促进癌细胞的转移。
背景肺癌是引起全世界肿瘤相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引起的肿瘤相关死亡量比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肠癌引起的死亡数量之和都多。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约占肺癌患者的80%~85%,根据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肺癌组织学新分类,其中最主要的是4种类型的发生率依次为:腺癌31.5%、鳞癌29.4%、小细胞17.8%、大细胞癌9.2%。在肺癌驱动基因发现以前,晚期肺癌的治疗一直以为传统的含铂双药化疗为标准,从2004年EGFR突变基因的发现后,肺癌的治疗进入了靶向治疗时代,越来越多的驱动基因被发现,ALK融合基因、ROS1融合基因、c-MET基因等相继成为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靶点基因。随着肺癌靶向治疗研究的深入,肺癌组织新分类也有了新的进展,在2013年2月11日出版的《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杂志上,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医院的William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