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活性筛选模型对地鳖虫不同提取物进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地鳖虫浸提最佳溶剂为乙醇,其对AchE


“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活性筛选模型对地鳖虫不同提取物进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地鳖虫浸提最佳溶剂为乙醇,其对AchE的抑制率为27.7%;地鳖虫醇提物萃取最佳溶剂为乙酸乙酯,其对AchE的抑制率为59.78%;地鳖虫萃取物硅胶柱层析最佳流动相为氯仿:甲醇=91:9,其对AchE的抑制率为59.51%。”
“目的:设计合成4个姜黄素类似物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MK-1775方法:分别用芳醛和环己酮为原料在盐酸的催化作用下,微波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台盼蓝细胞计数法对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结果:4种具有二烯单酮结构的姜黄素类似物可明显地抑制K562细胞的活性。结论:姜黄素类似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淫羊藿含有黄酮类、多糖、生物碱、木脂素、绿原酸、萜类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活性物质。介绍了淫羊藿生物Selleck活性成分的种类、分布与医疗保健功效,提出了淫羊藿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与开发策略。”
“目的研究红树林植物木果楝Xylocarpus granatum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木果楝种子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一个墨西哥交酯型柠檬苦素类化合物xylogranatin S,并CAL-101化学结构利用MTT法研究了这个化合物对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肝癌细胞HLE、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结肠癌细胞SW-620的生长抑制作用。结论该化合物为新的化合物,命名为木果楝亭S(xylogranatin S),药理活性实验结果未发现其对上述肿瘤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目的建立黄蜀葵花提取物中4种黄酮类成分在大鼠血浆中的HPLC测定方法,考察4种成分在大鼠体内各自的和整合的药动学特性,并分别计算绝对生物利用度。

结果泌尿科初步诊断为BPH列泌尿系统疾病第四。中成药使用频率较高,特拉唑嗪与非那雄胺并列第二。用法用量均符合说明书规定。说明我院门

结果泌尿科初步诊断为BPH列泌尿系统疾病第四。中成药使用频率较高,特拉唑嗪与非那雄胺并列第二。用法用量均符合说明书规定。说明我院门诊治疗BPH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建议使用高选择性的α1受体拮抗剂坦索罗幸(哈乐)和非竞争性5α-还原酶抑制剂爱普列特。”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此网站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给予地高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观察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患者的心功能及BNP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NP值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较高,RGFP966化学结构且LVFS、LVEF、BNP值差异显著。结论:美托洛尔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有效。”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65例AP患者,其中31例给予常规疗法(对照组):常规禁食及持续胃肠减压、胰酶抑制剂及对症支持治疗;另34例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半抑制浓度中西医结合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6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7d,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及血糖、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腹胀、腹痛、呕吐、恶心、发热缓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在龈下菌斑中OR值与Pg和S%呈明显正相关(P<0 01),在舌苔菌斑中OR值与S%呈正相关(P<0 05),与Pg无相关关系,

2在龈下菌斑中OR值与Pg和S%呈明显正相关(P<0.01),在舌苔菌斑中OR值与S%呈正相关(P<0.05),与Pg无相关关系,在龈下菌斑中VSCs与Pg和S%呈相关(P<0.05),舌苔菌斑中VSCSs值与g和与S%无相关关系。"
“背景:近年来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人工食管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有研究者应用体外培养的食管黏膜上皮细胞接种于复合高分子材料上,构建组织Liraglutide供应商工程食管获得成功。目的:探讨应用体外培养的犬食管黏膜上皮细胞种植于猪的主动脉脱细胞基质支架上,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食管的可行性。设计:观察实验。单位:泰山医学院中心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4-06/2004-12在泰山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3只出生24h内杂种犬,由泰山医学院动物园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过程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二氧化碳通常培养箱MCO-15AC(SANYO),RC-26低温高速离心机(杜邦)。胰蛋白酶、转铁蛋白、II型胶原酶(GIBCO);DMEM、DispaseII分离酶、鼠抗人角蛋白单克隆抗体(Sigma)。方法:用酶-去污剂法对猪主动脉进行脱细胞处理,体外分离、培养、扩增新生杂种犬的食管黏膜上皮细胞,接种于去细胞基质支架体外培养,种植后3天、1周通过组织学Selleck及电镜观察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在脱细胞基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体外培养的食管黏膜上皮细胞的形态;脱细胞基质与犬食管上皮细胞的生物相容性。结果:酶化学除垢剂法能使猪主动脉细胞脱落,基质三维结构变疏松。体外扩增的犬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可以种植在脱细胞基质上并能生长,增殖。结论:脱细胞的基质与犬食管上皮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人工食管移植体。”
“提出了一种连续驻留位置和驻留时间的近距离放疗剂量优化算法。

结论局麻下胸腔镜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疗效确切、安全、损伤小,并发症少,可以作为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首选方法。”

结论局麻下胸腔镜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疗效确切、安全、损伤小,并发症少,可以作为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首选方法。”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治疗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4例急性期DVT患者的抗凝、溶栓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所有患者均应用低分子肝素,每日一次,皮下注射,用尿激酶(25万U)静脉滴注,定期检测血常规、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LBH589订单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出现并发症时停药或对症处理。结果:全部病例症状缓解,8例出现肺动脉栓塞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无死亡。结论:抗凝、溶栓是DVT的主要治疗方法,疗效肯定,费用较低,但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溶栓过程需要严密观察。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可防止肺动脉栓塞的形成。”
“目的探讨胃石症在电子胃镜下的的治疗效果。方法电子胃镜下使用各种内镜治疗器械治疗胃一般石32例,25例并发胃溃疡,术后应用质子泵抑制剂、黏膜保护剂及促胃肠动力药物。结果 32例治疗成功率96.9%(31/32),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32例患者无一例出现穿孔、出血、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治疗胃石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并且经济可行。”
“目的: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3例正常健康儿童为对照组,2Dactolisib IC503例RRTI患儿为病例组,分别对可能导致他们免疫功能缺陷的16项因素作检测分析。结果:免疫抑制剂的错误使用、缺铁性贫血以及维生素等微量元素缺乏都可能是小儿RRTI的发病原因。结论:有效防治营养性疾病、指导合理喂养以及逐渐加强对儿童的保健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RRTI发病因素。”
“<正>近年来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在促排卵中的应用愈来愈受到关注,其可阻断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降低雌激素浓度,从而增加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而促进卵泡发育。

AMPK在调节肌体能量代谢的平衡方面起总开关作用。在肌肉和肝脏中,AMPK的活化增强了葡萄糖的摄取、脂肪酸氧化作用和胰岛素敏感性,

AMPK在调节肌体能量代谢的平衡方面起总开关作用。在肌肉和肝脏中,AMPK的活化增强了葡萄糖的摄取、脂肪酸氧化作用和胰岛素敏感性,并且减少了葡萄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产生。有研究表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对机体代谢的影响部分通过AMPK途径。因此,AMPK及其信号通路有望成为治疗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新药理学靶点。”
“目的研究胶原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组织中Baf-A1 molecular weight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GRKs)表达以及白芍总苷(TGP)对其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TGP(25、50、100mg.kg-1)组、雷公藤(GTW40mg.kg-1)组。用鸡Ⅱ型胶原建立CIA大鼠模型,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组织GRKs表达水平,并观察TGP灌胃给药对其的影响。结果正常SD大鼠滑膜组织GRK2、GRK5、GRAG-014699说明书K6均有表达,CIA大鼠关节滑膜组织GRK2、GRK5、GRK6的表达明显升高,TGP给药后GRK2,GRK5,GRK6的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IA滑膜组织GRKs表达增加,TGP抑制这种异常的变化可能是其治疗CIA的机制之一。”
“目的通过调查糖尿病患者膳食结构分析评价其合理性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采用食物频数法和24小时膳食回顾法对101例糖更多尿病患者的膳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患者膳食中粮谷类的比重低,禽肉类和水产类比重过高;与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城市居民各类食物平均摄入情况相似。总能量摄入过高,三大营养素中脂肪供能比明显偏高,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未达到要求。胆固醇摄入超过推荐量标准;而B族维生素和钙的摄入量均未达到推荐量标准。结论被调查糖尿病患者膳食结构不合理,建议适当降低总能量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平衡膳食,均衡营养素;加强糖尿病营养教育。

结果与结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栓形成组发现1906个基因出现表达差异,无血栓形成组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合计1568个;与无血栓形成组

结果与结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栓形成组发现1906个基因出现表达差异,无血栓形成组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合计1568个;与无血栓形成组比较,血栓形成组有437个出现表达差异,其中Wnt信号通路卷曲相关蛋基因、膜联结合蛋白基因、酪蛋白激酶Ⅱ基因、p53基因、蛋白磷酶2A基因、环腺苷酸依赖性激酶同功酶基因、连接素β基因、原癌基因、fos相关抗原基点击此处因、Rac基因、钙调素依赖型蛋白激酶Ⅱ基因、钙调神经磷酸酶基因等均上调;卷曲蛋白基因、磷脂酶C基因等下调。提示Wnt信号通路可能是调控血栓的生物学状态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
“背景:关节软骨损伤后几乎不能完全修复,在生理负荷下容易发生退行性改变,最终发展成骨性关节炎。利用细胞生长因子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重建激酶抑制剂分子库细胞系受损关节软骨,为骨关节软骨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目的:全面了解细胞因子特性与正常关节软骨相似的组织工程软骨的构建,明确目前细胞因子促进软骨分化修复的研究进展。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计算机Medline数据库1994/2009收录的关节软骨修复与相关细胞因子相关综述和论文报告,并分析其研究进展。购买Osimertinib结果与结论:共纳入软骨细胞因子相关文献29篇。关节软骨损伤后的修复非常有限,其对创伤、炎症的反应是由软骨细胞、滑膜组织分泌或关节液中含有的细胞因子所介导的。软骨细胞基质中的生长因子,通过不同的细胞信号通路使基因表达启动或关闭,在软骨生长和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软骨细胞周围环境因素也影响调控诱导分化的结果。”
“背景:近几年外周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被重视,但并未见应用其修复软骨缺损的报道。

方法:40只成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二次打击模型组(HL)、地塞米松(Dex)预治疗组(HLD)和人参二醇组皂

方法:40只成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二次打击模型组(HL)、地塞米松(Dex)预治疗组(HLD)和人参二醇组皂苷预治疗组(HLP)。观察各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BP)的变化及肺脏病理学改变,通过血清酶学检测分析各主要脏器功能变化,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血清炎症介质TNF-α和IL-6水平。结果:失血性休克-LPS二次打击造成了大鼠MABP明显下降,血U0126小鼠清酶学指标AST、ALT、ALP、LDH、CK水平升高,血清TNF-α和IL-6的含量增高;肺组织结构出现破坏,出现明显炎症反应。与HL比较,HLD及HLP二次打击1 h后MABP逐渐回升,血清酶学指标及TNF-α和IL-6含量明显降低,肺间质炎症明显减轻。结论:大鼠失血复合内毒素注射可成功建立稳定的急性肺损伤模型。与地塞米松作用相似,PDS可升高二次打击大AC220鼠MABP,逆转血清酶水平变化并降低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从而对抗失血及LPS导致的肺损伤。”
“目的提取野生抱茎蓼花中的挥发油,分析挥发油的组分,探讨其生物活性,为开发这一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抱茎蓼的花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利用正构烷烃www.selleckchem.cn/products/OSI-906.html系列物质对各组分进行定性确定,对抱茎蓼花的挥发油进行抗菌实验。结果从抱茎蓼花的挥发油中检出69个组分,鉴定出66个组分,占全油的96.92%;抱茎蓼花的挥发油有明显地抗菌活性。结论抱茎蓼花的挥发油中主要以单萜和倍半萜为主,含量较高的组分是石竹烯(12.01%)、3-己烯-1-醇(10.78%)、α-里哪醇(6.88%)、3-辛烯-3-醇(6.32%)等,其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地抑制和灭活作用。

结论:用不同的基团取代哌啶-2-酮衍生物1位N后活性有一定的改变,能够与锌离子结合的基团活性较高,表明该位置上基团可能是与酶分子中

结论:用不同的基团取代哌啶-2-酮衍生物1位N后活性有一定的改变,能够与锌离子结合的基团活性较高,表明该位置上基团可能是与酶分子中的锌离子作用。”
“[目的]探究复合型饲料添加因素分析及发展前景。[方法]综述当前复合型饲料添加剂主要复配的酶制剂、微生物、矿物质、中草药的种类与特点,作用机制,探讨复合型饲料添加剂中的酶、微生物在饲料加工和保存的稳定性及饲料酶测定方面问题。[结果]饲料添加剂从单一Roxadustat研究购买的酶制剂、微生物、矿物质、天然植物发展到用2种或2种以上复配成1种安全、高效、无毒副作用的绿色饲料添加剂。成分添加既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也能提高禽畜的免疫力、生产率,减少氮、磷的排泄量。[结论]该文为复合型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依据。”
“目的研究Cox-2抑制剂Celecoxib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增敏作用和副作用。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07年5月,选CT99021半抑制浓度择头颈肿瘤病例6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及Celecoxib组,常规组行单纯根治性放疗,Celecoxib组根治性放疗的同时用Celecoxib增敏。放疗方法:先制作面模固定,CT定位,做TPS计划,肿瘤临床病灶剂量为65~70Gy/6.5~7周,亚临床病灶剂量为45~50Gy。用药方法:Celecoxib每次200mg,每日2次口服,放疗开始和放疗结束。结果Celecoxselleck 抑制剂ib组和常规组原发灶有效率分别为91.7%和81.3%,而颈部淋巴结有效率分别为91.7%和80.0%,远处转移率分别为8.0%和17.4%。结论Celecoxib具有放射治疗增敏作用,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且副作用少。但其长期疗效和副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目的:探讨RhoA、Rho激酶、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MMP-3、MMP-9表达与心肌重塑及心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建立假手术组及心力衰竭大鼠(造模12周及20周)模型。

结论:红景天苷可明显减轻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程度,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复

结论:红景天苷可明显减轻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程度,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糖脂清治疗KK-Ay小鼠糖尿病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胰岛素血症遗传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动物模型。复方中药糖脂清为桑叶、荷叶、丹参等中药材组成,其水煎煮提取物作为实验药物。动物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高剂量组(0.7mg/kg),中剂量组(0.35mg/kgABT-888 价格),低剂量组(0.175mg/kg);给药方法:1次/d,口服给药,连续给药4周;每周做1次空腹血糖检测,对给药4周后的糖苷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进行检测;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分析软件为Excel和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结果]复方中药糖脂清各剂量组,给药前与给药4周后相比各剂量组均可降低血糖,同时降低KK-Ay小鼠小肠的蔗时间糖酶与麦芽糖酶的活性、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结论]复方中药糖脂清具有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KK-Ay小鼠血糖的作用。其机制为复方中药糖脂清可抑制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性。同时此方药还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目的】研究大黄酸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探讨其骨亲和性。【方法】将大黄酸与替加氟衍生物耦联合成骨靶向的新型大黄酸衍生物,结构经质谱及核磁共振谱证实。用羟基BLZ945购买磷灰石吸附试验评价它的体外骨亲和性。【结果】合成了大黄酸-N-β-羟乙基替加氟酯。实验显示该化合物的骨亲和性与四环素接近。【结论】大黄酸-N-β-羟乙基替加氟酯具有良好的骨亲和性。”
“【目的】建立龙血竭中新化合物-剑叶龙血素C的分离与测定含量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甲醇-水(75:2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 m/min,检测波长为295nm,柱温50℃;用外标法定量。

方法以薯蓣皂苷元为先导物,经过酯化等反应得到薯蓣皂苷元酯类衍生物,选择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评价体内抗血栓形成活性。结果合成了6

方法以薯蓣皂苷元为先导物,经过酯化等反应得到薯蓣皂苷元酯类衍生物,选择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评价体内抗血栓形成活性。结果合成了6个目标化合物,结构经过1H-NMR、13C-NMR、MS确证。抗血栓形成活性筛选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3β-薯蓣皂苷元丁二酸单酯具有较好的抗血栓形成活性。结论 C-3位适当亲水性基团的引入,有助于增强薯蓣皂苷元的抗血栓形成活性。”
“天精草为一味重要GSK-3抑制剂的中药,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多糖、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活性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疲劳、耐低温、抗肿瘤等作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综述了天精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概况,为进一步研究天精草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研究荨麻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吸附色谱等方法对荨麻根的化学成分进更多行分离;采用IR、NMR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荨麻根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β-谷甾醇(Ⅰ)、胡萝卜苷(Ⅱ)、棕榈酸(Ⅲ)、豆甾醇(Ⅳ)、α-菠甾醇(Ⅴ)、KNO3(Ⅵ)、胆甾-5,22-二烯-3β-醇(Ⅶ)、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Ⅷ)。结论化合物Ⅲ、Ⅳ、Ⅴ、Ⅶ、Ⅷ均为首次从荨麻根中分离得到。”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抑制人肝抑制剂癌Bel-7402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复方斑蝥血清并处理人肝癌Bel-7402细胞,MTT方法观察其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RT-PCR技术检测其对c-Myc、p5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复方斑蝥含药血清能够显著抑制Bel-7402细胞的增殖,并下调c-Myc和上调p53基因的表达。结论复方斑蝥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Bel-7402细胞的增殖,可作为一种抗肝癌中药复方的研究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