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是辅助治疗的预后标志物和潜在靶标,根据先前验证的临界值将其分为高水平(≥30%)和低水平(<30%)。高水平的TILs在乳腺癌特别是三AZD2171 molecular weight阴型乳腺癌(TNBC)中具有抗肿瘤活性,预后良好。近来研究表Emricasan化学结构明或者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也是肿瘤生长和癌症进展的重要因素,可将巨噬细胞分为经典激活1型(M1样)和交替激活2型(M2样)两种。
Monthly Archives: August 2022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与乳腺浸润性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为术前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提供参考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不要至2021年3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体育新城院区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分子分型、病理分级、原发肿瘤灶数、微乳头结构及脉管浸润与否的信息。通过多因素分析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70例乳腺癌患者中,发生Salubrinal分子量腋窝淋巴结转移29例,未转移41例。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的肿瘤大小及脉管浸润与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年龄、病理分型、分子分型、病理分级、原发肿瘤灶数及是否伴有微乳头结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3.5 cm(β=1.829,OR=6.226,P=0.021,95%CI=1.315~无29.490)及脉管浸润(β=2.578,OR=13.171,P<0.001,95%CI=3.861~44.937)是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大小(≥3.5 cm)及脉管浸润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针对危险因素实现乳腺癌患者的精准化治疗。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医优势人群特征及诊疗路径研究
近年来,晚期消化道肿瘤西医治疗飞速发展,但其治疗仍存在生存期短、毒副反应大、患者生活质量差等短板。中医治疗强调整体观念、抑制剂辨证论治,重视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改善指标,在改善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P505-15 IC50生存期及减轻放射治selleck screening library疗、化学药物治疗的毒副反应方面独具特色。近年来笔者团队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合作,在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医优势人群特征及诊疗路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深度挖掘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潜力和优势,从而指导临床用药及临床研究,探索出适合中国人的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之路。
91例结直肠腺瘤患者的膳食钙镁摄入、病理特征及发病因素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结直肠腺瘤患者的膳食钙镁摄入水平和病理特征,对结直肠腺瘤患者的发病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肿瘤消化科91例经病理诊断为结直肠Dibutyryl-cAMP花费腺瘤患者作为腺瘤组,选取同期8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基本信息和膳食营养信息,对结直肠腺瘤的发病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腺瘤患者的息肉分布位置、病理分型情况及膳食钙镁摄入水平进行性别亚组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50岁、吸烟和高血压是结直肠腺瘤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吸烟是结直肠腺瘤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91例腺瘤患者中息肉分布部位较多为直肠、半抑制浓度乙状结肠和横结肠,腺瘤患者以管状腺瘤为主,混合性腺瘤次之,绒Tubastatin A临床试验毛状腺瘤最少。84.6%(77/91)的患者膳食钙摄入量占参考摄入量严重不足及不足,59.3%(54/91)的患者膳食镁摄入量占参考摄入量严重不足及不足。结论:有吸烟史且低钙膳食的老年人易患结直肠腺瘤。
蒽贝素理化性质及毒理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目的 掌握蒽贝素的理Selleck化性质及毒理药理作用研究概况,为蒽贝素抗乳腺癌药效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 从酸藤子中提取纯化得到的蒽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smoothened-agonist-sag-hcl.html贝素显弱酸性,可通过红外、紫外光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薄层色谱等检测。毒Go 6983半抑制浓度理研究显示注射最小100%死亡剂量为560 mg·kg~(-1)和最大0%死亡剂量为50 mg·kg~(-1)。经计算显示小鼠半数致死剂量为153.525 mg·kg~(-1)。蒽贝素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肿瘤的药理作用,但有一定的神经毒性。结论 蒽贝素毒性小,效果好,对抗炎、抗肿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